良好的加工工艺和成型工艺是保证密封件尺寸精度、表面特性以及提高抗腐蚀和耐磨性能的有效手段。于密封有关的加工工艺包括模压、浸渍、喷涂、烧结、焊接、电镀、和表面热处理等。同一材料,如果处理工艺不同,其特性会有很大的差别。就密封件制造中最常用的模压工艺说,如果压出来的成品在形状、尺寸等方面误差很大,分型面上存在飞边和毛刺,对于密封都是很不利的。以橡胶O型圈为例,它是靠给定的压缩变形量来保证密封的,如果由于尺寸精度差而保证不了必要的压缩变形量,就会出现泄漏。此外,由于O型圈是以预拉伸状态安装于密封部位,当运动摩擦发热时,O型圈不是碰撞而是收缩(拉伸状态下的橡胶受热收缩,称为焦耳反应),这也可能使工作时的压缩变形量减少而发生泄漏。因此,设计时必须严格给定尺寸精度,并应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。例如,与密封件相接触的零件和沟槽的尺寸精度、表面粗糙度等,都有一定的要求。一般标准密封件都配有相应的沟槽型式、尺寸和公差标准。
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,随润滑状态而异。对于弹性或弹塑性型接触的干摩擦情况,表面越光滑,实际面积也就越大,由于表面分子吸引力有效的发挥作用,摩擦因数增大。对于混合摩擦,表面越光滑,润滑剂所覆盖面积就越大,摩擦因数就相应的变小。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随表面粗糙度的变化是不一样的:静摩擦因数随表面粗糙度是增大而减小;动摩擦因数随表面粗糙度减少而通过一最小值,并且滑动速度越大,最小值越接近纵坐标的起点。可以认为表面粗糙度对机械变形其作用,使得摩擦因数增大,反之表面光滑,对分子吸引力起作用,也使摩擦因数变大,所以有一个摩擦因数最小的表面粗糙度。例如,对于机械密封,最适合的摩擦副表面粗糙度为Ra=0.04~0.16μm.
|